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通腑泄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通腑泄熱是一種中醫治法,簡稱通泄。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熱的治法。寒下、增液瀉下等法皆是。
通腑泄熱的理論基礎是「熱結大腸,大便秘結」,因此通腑泄熱的目的在於清除里熱,使大便通暢。通腑泄熱的方法有很多,常見的有寒下、增液瀉下等。
寒下法是指使用寒涼藥物來清除里熱,常用的藥物有大黃、芒硝、寒水石等。寒下法適用於里熱實證,症見大便秘結、腹痛拒按、口渴喜飲、舌紅苔黃、脈滑數等。
增液瀉下法是指使用甘溫淡滲的藥物來潤腸通便,常用的藥物有白朮、茯苓、澤瀉等。增液瀉下法適用於里熱虛證,症見大便秘結、腹痛喜按、口乾不渴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等。
通腑泄熱是一種有效的治療大便秘結的方法,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,以免出現不良反應。
以下是《黃帝內經》中關於通腑泄熱的論述:
「大腸者,傳道之府,變化出焉。大腸之熱,其氣上逆,則為喘逆;其氣下逆,則為泄利。」
「大腸之熱,其氣上逆,則為喘逆;其氣下逆,則為泄利。」這句話是說,大腸是傳送水谷之氣的器官,如果大腸熱盛,就會導致大便秘結或泄利。
「大腸之熱,其氣上逆,則為喘逆;其氣下逆,則為泄利。故大腸之熱,宜下之,以通其氣。」
「大腸之熱,其氣上逆,則為喘逆;其氣下逆,則為泄利。故大腸之熱,宜下之,以通其氣。」這句話是說,大腸熱盛時,應該使用寒涼藥物來清除里熱,使大便通暢。
通腑泄熱是中醫治療大便秘結的常用方法,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,以免出現不良反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