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通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通淋,中醫治法之一。指用清熱利濕藥物,以清下焦[1]濕熱[2],消除結石的方法。症見尿頻澀痛,淋瀝[3]不暢,甚則癃閉不通、小腹脹滿、口燥咽乾[4]舌紅苔黃脈數等。常用方藥有八正散[5]、石葦[6]散等。

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:“通淋之法,有通經、通竅、通結三法。”

通經法,是指用清熱利濕的藥物,以清下焦濕熱,使尿液通暢。常用方藥有八正散、石葦散等。

通竅法,是指用通利下焦的藥物,以通利膀胱尿道,使尿液通暢。常用方藥有通淋散、通淋丸等。

通結法,是指用破碎結石的藥物,以消除結石,使尿液通暢。常用方藥有碎石散、排石散等。

通淋的治療原則是清熱利濕、通利下焦。根據病情的不同,可選用不同的方藥。

通淋的常見證型有:

(1)熱淋:症見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尿黃、小便混濁,舌紅苔黃,脈數。常用方藥有八正散、石葦散等。

(2)濕淋:症見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尿混濁,小腹脹滿,舌苔白膩,脈滑。常用方藥有五淋散、通淋丸等。

(3)結石:症見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尿血,小腹脹痛,舌紅苔黃,脈數。常用方藥有碎石散、排石散等。

通淋的治療方法,應根據病情的不同,辨證施治。如果是熱淋,可用清熱利濕的藥物,如八正散、石葦散等。如果是濕淋,可用利濕通淋的藥物,如五淋散、通淋丸等。如果是結石,可用破碎結石的藥物,如碎石散、排石散等。

通淋的預防方法,主要是注意飲食調養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的食物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。另外,還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,避免感染。

通淋是中醫治療泌尿系統疾病的重要方法,臨床上應用廣泛。如果有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下焦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2. 自測濕熱體質3特征 徹底改善擺脫虛胖 - 康途健康百科

  3. 淋瀝 - A+醫學百科

  4. 咽乾:概述,產生的原因,缺水,感冒,治療咽乾的中藥,預防咽乾措施,輔助藥膳,_中文百科全書

  5. 八正散_八正散的组成、功效、方解、适应证、药理作用、用法用量_医学百科

  6. 石葦散_石葦散的作用_石葦散說明書_石葦散的功效_中藥石葦散配方_A+醫學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