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通脈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通脈法
通脈法為中醫推拿手法之一,主要用於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,尤其適用於小兒因外邪閉阻或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之手足厥冷、指紋滯澀等症。此法源自《幼幼集成》,結合薑汁溫通之性與推拿手法,以達行氣活血、開泄腠理之效。
理論基礎
中醫認為,經絡為氣血運行之通道,若因外感風寒、痰濕阻滯,或大病後陽氣虛衰,皆可導致經絡壅塞,氣血不達四末,遂見手足冰冷、指紋推之不動等症。通脈法以生薑辛溫發散之性,配合推拿手法,能溫通經脈、驅散寒邪,使氣血得以暢行。
操作方法
- 薑汁調製:取生薑煨熟,搗汁半小杯,加入少許麻油調勻。麻油具潤滑之效,可助薑汁滲透,同時避免摩擦損傷肌膚。
- 推拿手法:以手指蘸取薑油,自小兒手足近端向遠端搓挪揉捩,手法宜輕柔而深透,重點推按十二經脈所過之處,尤以手三陰、手三陽及足三陰、足三陽經為主。
- 操作要點:推拿時需順應經絡走向,如手太陰肺經自胸走手,推拿時應從上至下;足陽明胃經自頭走足,亦需順其氣血運行方向施術。待患兒手足漸溫,即以紙巾拭去殘餘薑油。
適應症
- 外邪閉經:風寒襲表,經絡受阻,症見手足厥冷、指紋滯澀。
- 痰濕阻絡:痰飲內停,榮衛不和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。
- 陽虛不布:大病後陽氣虛弱,未能溫煦四肢,見肢端不溫。
機理探討
生薑性味辛溫,歸肺、脾、胃經,具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之效。其辛散之力能開泄腠理,溫通之力可助陽氣布散。麻油潤滑經脈,與薑汁相伍,既能增強滲透,又可防辛燥傷津。推拿手法直接作用於經絡皮部,透過物理刺激激發經氣,促進氣血流通。
此法不拘陰陽虛實,凡因經絡壅滯所致之症,皆可酌情運用,體現中醫「通則不痛」之治療原則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