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同化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中醫名詞「同化」詳解

一、運氣學說中的「同化」概念
「同化」為中醫運氣學說之專有術語,指自然界五運六氣相互作用時,因屬性相類而彼此化合的現象。《黃帝內經》強調「氣相得則和」,當歲運與司天之氣、在泉之氣五行屬性相同,或彼此相生時,即形成「同化」關係,進而影響當年氣候與病機特徵。

二、同化之類型與表現
根據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,運氣同化可分為以下五類:

  1. 天符:歲運之氣與司天之氣屬性相合。如乙酉年,歲運為金(乙庚化金),司天陽明燥金,二者同屬金氣,即構成「天符年」。
  2. 歲會:歲運之氣與年支方位五行相合。如丙子年,歲運為水(丙辛化水),子屬北方水,形成「歲會年」。
  3. 同天符:陽干之年,歲運太過之氣與在泉之氣相合。如庚子年,歲運金氣太過,在泉陽明燥金,金氣同化。
  4. 同歲會:陰干之年,歲運不及之氣與在泉之氣相合。如辛丑年,歲運水氣不及,在泉太陽寒水,水氣同化。
  5. 太乙天符:兼具天符與歲會特性之年,如己丑年,歲運土(甲己化土),司天太陰濕土,丑屬土位,三合土氣。

三、同化與病機關聯
同化之年氣候特徵顯著,易致相應邪氣偏勝。如天符年火氣同化,則炎熱異常,多發心火亢盛、瘡瘍之疾;太乙天符年土氣同化,則濕濁瀰漫,易現脾濕困阻、脹滿泄瀉。此類年份,治療需注重調和所化之氣,如木氣同化宜疏肝,火氣同化當清心等。

四、同化理論之哲學基礎
中醫同化觀念源於「天人相應」思想,認為自然界五行氣化與人體臟腑氣血相互感應。《類經》言:「氣合而有形,因變以正名」,同化即為天地之氣交感共鳴的具體表現,亦為運氣學說推演病候的重要依據。

五、歷代醫家之闡發
清代葉天士於《臨證指南醫案》中,結合同化理論分析時病,提出「歲土太過,雨濕流行,腎水受邪」等病機解釋;明代張景岳則於《類經》中強調,同化之年需「察其盛衰,以調其虛實」,體現運氣理論於臨床之靈活運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