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同歲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同歲會

定義與源流
「同歲會」為中醫運氣學說之專有名詞,出自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,屬五運六氣理論中「歲會」之特殊類型。其核心在於「陰年(不及之運)與在泉之氣相合」的特定組合,形成氣化協同的年份。

陰年與不及之運
中醫以天干分陰陽: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屬陰干,對應之歲運為「不及之年」。例如,癸年火運不及,辛年水運不及。此類年份,氣化力量薄弱,易受外在六氣影響,需結合在泉之氣判斷整體氣候與病機特徵。

在泉之氣與同化關係
「同歲會」之成立,須滿足「中運之氣」與「在泉之客氣」五行屬性相同,且中運為不及。例如:

  1. 癸巳、癸亥年:火運不及,逢巳亥少陽相火在泉,形成「火同」。
  2. 癸卯、癸酉年:火運不及,逢卯酉少陰君火在泉,亦屬「火同」。
  3. 辛丑、辛未年:水運不及,逢丑未太陰濕土在泉,土克水本為相剋,然《內經》特例列入「同歲會」,因「濕土鬱水」,水氣受制而與土形成特殊互動。

與「歲會」之區別
「歲會」強調中運與年支五行屬性相同(如丁卯年,木運臨卯木),且中運可為太過或不及;而「同歲會」專指陰年不及之運與在泉之氣相合,兩者雖皆主「氣化專一」,但「同歲會」更側重於「不及之運得在泉相助」的協同效應。

氣候與病機特點
同歲會年因氣化單一,易出現以下特徵:

  • 火同之年(如癸巳、癸亥):火氣雖不及,然得在泉之火助,溫熱之象仍顯,易見心肺燥熱、津傷之證。
  • 水同之年(如辛丑、辛未):水運不及逢濕土在泉,濕勝困脾,水濕不化,多見腫滿、泄瀉等土勝侮水之病。

理論延伸
《素問》提及「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」,意指陰年不及之運與在泉相合者共有三類(火、水,及特例之土),此類年份氣化雖弱,但因「同氣相求」,反使病機趨於明確,臨床辨證時需注重「本運不及」與「在泉之助」的交互影響。

歷代醫家註解
明代張景岳於《類經》中釋:「同歲會者,中運與在泉合其氣化,雖不及之年,亦得同化之力。」強調此類年份雖主運衰弱,然在泉之氣可彌補部分不足,形成獨特的氣候與病理表現。

總結
「同歲會」為運氣學說中探討天干、地支與六氣關係的重要概念,透過分析中運與在泉之氣的結合,揭示特定年份的氣化規律,為中醫預測疾病與養生提供理論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