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桐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桐君
桐君為上古時期著名藥學家,相傳為黃帝之臣,專司採藥與辨識草木性味。其於中醫藥學之貢獻卓著,不僅奠定藥物分類之基礎,更確立中醫方劑配伍之核心理論,對後世中醫藥學發展影響深遠。
藥物三品分類
桐君首創藥物「三品」分類法:
- 上品:性味平和,無毒,主養命延年,如人參、茯苓等,可久服。
- 中品:兼具補益與治病之功,或有小毒,需斟酌使用,如當歸、黃連等。
- 下品:性味峻烈,多具毒性,專攻祛邪治病,如附子、大黃等,不可久服。
此分類法為後世《神農本草經》所承襲,成為中藥學理論之重要依據。
君、臣、佐、使理論
桐君提出方劑配伍之「君、臣、佐、使」原則,成為中醫組方之圭臬:
- 君藥:針對主病或主證,為方中核心藥物,如麻黃湯中之麻黃。
- 臣藥:輔助君藥加強療效,或兼治次要症狀,如桂枝助麻黃發汗解表。
- 佐藥:協調君臣藥性,或抑制毒性,如甘草緩和藥性。
- 使藥:引導藥力達病所,或調和諸藥,如牛膝引藥下行。
此理論系統化中醫方劑結構,至今仍為臨床用藥之準繩。
著作與傳承
桐君所著《採藥錄》三卷,記載草木性味與採製之法,雖已散佚,然其學說透過口傳與後世醫籍得以流傳。其對藥物性味、歸經及配伍之見解,為《黃帝內經》與《神農本草經》等經典奠定基礎,亦反映早期中醫藥學從實踐累積至理論成形之歷程。
桐君之貢獻,彰顯上古醫家對自然藥物之深刻認識,其理論體系不僅指導臨床用藥,更成為中醫藥學發展之重要里程碑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