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桐油中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桐油中毒
桐油中毒,乃因誤食桐油所致之病證。桐油為工業用油,其性峻烈,誤食後易傷脾胃,並可內攻臟腑,導致氣血逆亂,甚則損及心、肝、腎等臟器。
證候表現
初起多見脾胃受損之象,如惡心嘔吐、脘腹絞痛、泄瀉不止,此因毒邪壅滯中焦,升降失常所致。若毒邪內傳,則可現發熱、氣短喘促,乃熱毒壅肺、氣機不利之徵;肢體麻木、水腫,則為毒邪流注經絡,氣血運行受阻,或水濕停聚之候。重症者,可見心臟擴大、胸悶心悸,此因毒邪損傷心氣,甚則累及肝腎,致肝失疏泄、腎不化氣,而現肝腎功能損傷之變證。
中醫治法
治療當以解毒和中、調理氣機為要。傳統中醫典籍如《本草綱目》卷四載,解桐油毒可選用甘草、乾柿等藥。甘草性甘平,能緩急解毒、調和藥性;乾柿甘澀,可收斂止瀉,兼能解毒。臨證時,可依病情配伍其他藥物,如黃連、黃芩清熱解毒,半夏、生薑和胃降逆,茯苓、澤瀉利水消腫。若毒邪深重,傷及氣血,則需益氣養血、扶正祛邪,可酌加人參、白朮等藥。
病機分析
中醫認為,桐油中毒之病機關鍵在於毒邪內侵,先損脾胃,後及他臟。脾胃為後天之本,毒邪困脾則運化失司,故見嘔瀉腹痛;毒熱熾盛,上灼於肺則氣短,外蒸肌腠則發熱;毒邪流注經絡,阻遏氣血,故肢麻水腫;若久病及心腎,則見心氣虧虛、腎失開闔之重症。
此病之治療,需辨明毒邪深淺及所傷臟腑,隨證施治,以達解毒扶正之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