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銅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銅痧,又名黃痧,是一種病名,指全身頭面和眼珠顏色呈現薑黃色的病證。它是由脾胃濕熱引起的。

《痧瘧全書》中有關銅痧的描述如下:「銅痧是全身包括頭面和眼珠顏色呈現薑黃色的病症,是邪熱襲擊脾胃,導致土的本色表現在外部。脾臟是陰性器官,主管燥濕;而胃是陽性腑臟,戊土主濕。濕與熱交疊,燻蒸如盦的形狀,臉色就會呈現黃色。」

銅痧是一種由於脾胃的濕熱導致的疾病。脾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,它負責消化食物並將其轉換成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。當脾胃功能失調時,就會引發濕熱內生,進而導致銅痧的發生。

銅痧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全身皮膚發黃、頭面和眼珠發黃、口乾舌燥、大便乾結、小便呈黃色或紅色等症狀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病情可能會惡化,甚至危及生命。

治療銅痧的方法主要以清熱利濕、健脾和胃為主。常用的中藥包括茵陳蒿、金錢草、黃連、黃芩、白朮、茯苓、澤瀉等。此外,針灸、拔罐、刮痧等外治方法也可以用於治療銅痧。

預防銅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2. 注意衛生,避免接觸不潔的物品。
  3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4. 適度運動,增強體質。

如果出現銅痧的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