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童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童女

在中醫學中,「童女」泛指未成年的女性,其生理特徵與發育階段與成年女性有顯著差異。中醫理論認為,童女之體質與氣血運行有其獨特性,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:

  1. 生理特點
    童女處於生長發育階段,臟腑功能尚未完全成熟,尤其以「腎氣」與「天癸」的蓄積為關鍵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及,女子二七(約14歲)而「天癸至」,代表月經初潮,生殖機能開始發育。在此之前,童女之腎氣未充,氣血偏弱,形體與心智皆在成長中。
  2. 氣血與經絡
    童女之氣血以「稚陰稚陽」為特徵,即陰陽之氣皆未充盛,易受外邪侵擾。中醫強調「小兒純陽之體」,童女雖屬女性,但此階段陽氣相對旺盛,新陳代謝較快,然陰血未足,需注重調養脾胃以化生氣血。
  3. 病理特徵
    童女若患病,多與「肺脾」兩臟相關,因肺主衛外,脾主運化,二者不調易致外感、食積等症。此外,情志因素亦可能影響肝氣疏泄,導致氣機不暢,需注意情緒調節。
  4. 養生與調理
    傳統中醫對童女之調養,重在「護養先天腎氣,培補後天脾胃」。飲食宜清淡溫潤,避免過食生冷或滋膩之物,以免損傷脾胃。可適度選用健脾益氣之藥食,如山藥、茯苓等,但需依體質辨證而用。

綜上所述,中醫視「童女」為一特殊生理階段,其健康調護需順應生長規律,著重平衡陰陽與調和臟腑,以奠定成年後之體質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