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瞳神散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瞳神散大

病證名,指瞳孔異常擴大且無法自然回縮之病症。又稱「瞳子散大」、「瞳人散杳」、「瞳神闊大」或「瞳人開大」。中醫認為,瞳神屬腎,為水輪所主,其開合受肝氣疏泄與腎精固攝之調節。本病多因肝腎失調、氣血逆亂或外傷所致,臨床須辨明病因,分證論治。

病因病機與證治

  1. 肝膽風火亢盛

    • 病因:多因情志鬱怒,肝氣化火,或外感風熱,上攻於目,致肝膽實火熾盛。
    • 症狀:發病急驟,瞳神散大不收,伴頭目脹痛、白睛紅赤、黑睛混濁如霧,眼珠硬滿,視物模糊,甚則惡心嘔吐。此證類似「綠風內障」(急性青光眼)。
    • 治法:清瀉肝膽實火,平肝息風。
    • 方藥:選用「綠風羚羊飲」或「龍膽瀉肝湯」加減,酌加鉤藤、石決明等鎮肝明目之品。
  2. 肝腎陰虛,精血虧耗

    • 病因:久病體虛、勞倦過度,或年老精血衰少,肝腎陰虛,瞳神失於濡養而弛張不收。
    • 症狀:瞳神散大緩進,外眼無明顯紅赤腫痛,但視物昏朦,眼乾澀,兼見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等虛象。
    • 治法:滋補肝腎,益陰斂瞳。
    • 方藥:以「益陰腎氣丸」(六味地黃丸加當歸、五味子)為主方,可加枸杞子、楮實子等填精養目。
  3. 外傷瘀阻絡脈

    • 病因:眼部受外力撞擊,氣血瘀滯,目中絡脈受損,神水運行失暢,瞳神失約。
    • 症狀:瞳神散大伴見眼周瘀腫,視物重影或視野缺損,舌質暗紅或有瘀斑。
    • 治法:活血化瘀,通絡明目。
    • 方藥:以「桃紅四物湯」為基礎,加丹參、三七等化瘀通絡;若兼氣滯,可配柴胡、香附疏肝行氣。

中醫理論延伸

瞳神散大與「五輪學說」中水輪(屬腎)密切相關,然其調節亦賴肝氣之疏泄。肝主筋,瞳孔之開合猶如筋之弛張,故肝火亢盛或陰虛風動皆可致病。此外,心主神明,若心神耗傷、氣血逆亂,亦可能影響瞳神之斂散,臨床需綜合四診辨證。

(註:本文所述方藥需由中醫師依個體情況加減運用,不可自行套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