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同者逆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同者逆之
「同者逆之」為中醫治療學重要術語,出自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,屬「六氣治法」範疇,與「異者從之」並列,為調節主客氣關係的核心原則。其理論基礎源於五運六氣學說,強調根據歲氣(主氣)與時令氣(客氣)的屬性異同,選擇相應的治療方向。
理論内涵
- 主客氣關係
- 主氣:指固定節令的常態氣候,分六步(厥陰風木、少陰君火、少陽相火、太陰濕土、陽明燥金、太陽寒水),每步主司四氣,循環往復。
- 客氣:隨年份變動的異常氣候,亦分六氣,但排列順序受司天、在泉影響而變化。
當主氣與客氣屬性相同(如主客皆為「少陽相火」),則形成氣候偏勝,需以「逆治法」糾正,即採用與病氣性質相反的藥物制衡。
-
逆治法的運用
- 火熱同氣:若主客均屬火熱(如君火相火疊加),表現為高熱、煩躁、瘡瘍等陽亢之症,依「熱者寒之」原則,選用咸寒藥物(如玄參、牡蠣)清熱瀉火,兼滋陰潛陽。
- 寒水同氣:若主客皆為寒水(如太陽寒水重疊),症見畏寒、腹痛、脈沉遲,則按「寒者熱之」之法,投以辛熱藥物(如附子、乾薑)溫散陰寒,助陽化氣。
與「異者從之」的區別
「同者逆之」與「異者從之」為相對概念:
- 同者逆之:主客氣同屬一性,其勢倍增,故需逆其性而治,直接抑制偏勝之氣。
- 異者從之:主客氣性質相異(如主氣寒而客氣熱),則順應病機趨勢,採用反佐或引導療法。
臨床意義
此原則不僅適用於外感六淫病證,亦延伸至內傷雜病。例如,長期陰虛火旺者(內生虛火與外感火熱同氣),可參照「同者逆之」思路,以甘寒滋陰結合苦寒清火(如知柏地黃丸),標本兼顧。
「同者逆之」體現中醫「因勢利導」的治療哲學,透過辨析氣候與病機的互動關係,精準調配藥性之偏,以平為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