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痛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痛痹,是以關節疼痛為主證的一種病證。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痹論》中提到:「風、寒、濕三氣混合在一起,合而成為痛痹。其中風氣過盛者稱為行痹,寒氣過盛者稱為痛痹,濕氣過盛者稱為著痹。」因此,痛痹也被稱為寒痹。《傷寒雜病論·痹證統論》中說:「痛痹者,寒氣偏勝,陽氣較少,陰氣較多。病因之所以為痛,是因為寒氣進入經絡後停留,阻礙了氣血的正常流通。」痛痹與寒痹條目有關。與該條重複,可刪除。

痛痹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,有時伴隨腫脹、發熱、活動受限等現象。痛痹的病因主要與風寒濕邪侵襲有關。當風寒濕邪侵入人體後,會阻礙經絡的通暢,從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引起關節疼痛。痛痹的治療方法主要以祛風散寒、通絡止痛為主,可以採用中藥內服、外敷或針灸治療。

痛痹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
  2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  3. 飲食清淡,不攝取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  4.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。

  5. 定期進行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
如果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