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頭皮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頭皮痛

頭皮痛為中醫證名,屬頭痛範疇,多因風火上犯、氣血壅滯所致。風性輕揚,易襲陽位,火性炎上,兩邪相合,上攻頭部經絡,導致頭皮局部氣血運行不暢,發為腫痛。

病因病機

  1. 風火上擾:外感風熱或情志鬱久化火,風火相煽,循經上攻頭皮。
  2. 氣血壅滯:局部經絡受阻,氣血運行不暢,不通則痛。
  3. 痰熱蘊結:痰濕內生,鬱而化熱,痰熱互結,上蒙清竅。

治法與方藥

  • 內治:以輕揚散火、清熱解毒為主。

    • 常用藥:黃芩、黃連清上焦火熱;山梔瀉三焦鬱火;天花粉、玄參清熱生津;連翹散結解毒。
    • 若兼痰熱,可加竹茹、膽南星化痰通絡;血瘀者,酌加丹參、赤芍活血化瘀。
  • 外治

    • 《外治壽世方》載:「頭皮腫痛,好雞蛋黃白調勻,塗腫處即愈。」雞蛋性涼,可清熱解毒,緩解局部腫痛。
    • 亦可用金銀花、蒲公英煎湯外洗,或鮮薄荷葉搗敷,以疏風散熱。

辨證要點
頭皮痛需與其他頭痛鑑別:

  • 若痛處固定、拒按,多屬實證;
  • 伴紅腫熱感,為熱毒熾盛;
  • 若脹痛遊走,則偏風邪為患。

此證常見於風熱感冒、頭面癤腫等病症,治療當結合整體辨證,標本兼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