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頭軟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頭軟,又名頭項軟。即頭項軟弱,不能抬起。因小兒先天胎稟不足,腎之陽虛髓虧,後天營養不良,脾之清陽不升所致。治宜溫腎補脾,益氣升陽。用補中益氣湯,兼服補腎地黃丸。
頭軟是小兒常見病證之一。多見於1歲以內的小兒,以男孩為多。起病急驟,患兒突然出現頭軟、不能抬頭,哭鬧時頭部後仰,四肢無力,面色蒼白,煩躁不安,手足厥冷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長,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頭軟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- 先天不足:小兒先天稟賦不足,腎氣虛弱,髓海空虛,不能充養腦髓,則頭軟無力。
- 後天失養:小兒後天營養不良,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不能輸布精微,則頭軟無力。
- 外感六淫:小兒抵抗力弱,外感六淫,如風寒、暑濕等,侵襲人體,損傷脾陽,脾失健運,則頭軟無力。
頭軟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頭軟:患兒頭部軟弱無力,不能抬頭,哭鬧時頭部後仰。
- 四肢無力:患兒四肢無力,不能站立,行走不穩。
- 面色蒼白:患兒面色蒼白,精神萎靡。
- 煩躁不安:患兒煩躁不安,哭鬧不止。
- 手足厥冷:患兒手足厥冷,皮膚冰涼。
- 大便溏薄:患兒大便溏薄,不成形。
- 小便清長:患兒小便清長,量多色淡。
- 舌淡苔白:患兒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頭軟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,結合病史,可以做出診斷。
頭軟的治療以溫腎補脾,益氣升陽為主。常用方藥有補中益氣湯、補腎地黃丸等。
頭軟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孕期注意營養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產後注意護理,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- 小兒要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小兒要注意戶外活動,增強體質。
頭軟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,如果治療及時,預後良好。但如果治療不當,或者病情嚴重,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,如佝僂病、貧血等。因此,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頭軟的症狀時,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