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頭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頭暈是指視物昏花旋轉,如坐舟車之狀,嚴重者張目即覺天旋地轉,不能站立,胸中上泛嘔惡,甚或仆倒。本症在古代醫籍中有多種名稱。《素問》有「頭眩」、「掉眩」、「徇蒙招尤」之稱;《靈樞》稱「眩冒」、「目眩」、「眴仆」等;《金匱要略》有「冒眩」、「癲眩」之記載;《諸病源候論》稱「風眩」;《聖惠方》稱「頭旋」;《三因方》稱「眩暈」;《濟生方》稱「眩運」,清代以降,多稱「眩暈」或「頭暈」。有將先眼花而致頭暈者稱「目眩」;先頭暈而致眼花者稱「巔眩」;頭暈重而跟前發黑者稱「眩冒」。此類命名並無本質差別,故均歸於本節討論。

頭暈是指視物昏花旋轉,如坐舟車之狀,嚴重者張目即覺天旋地轉,不能站立,胸中上泛嘔惡,甚或仆倒。本症在古代醫籍中有多種名稱。《素問》有「頭眩」、「掉眩」、「徇蒙招尤」之稱;《靈樞》稱「眩冒」、「目眩」、「眴仆」等;《金匱要略》有「冒眩」、「癲眩」之記載;《諸病源候論》稱「風眩」;《聖惠方》稱「頭旋」;《三因方》稱「眩暈」;《濟生方》稱「眩運」,清代以降,多稱「眩暈」或「頭暈」。有將先眼花而致頭暈者稱「目眩」;先頭暈而致眼花者稱「巔眩」;頭暈重而跟前發黑者稱「眩冒」。此類命名並無本質差別,故均歸於本節討論。

【常見證候】

風火上擾頭暈:頭暈脹痛,煩躁易怒,怒則暈痛加重,面赤耳鳴,少寐多夢,口乾口苦,舌紅苔黃,脈象弦數。

陰虛陽亢頭暈:頭暈,目澀,心煩失眠,多夢,或有盜汗,手足心熱口乾,舌紅少苔,或無苔,脈細數或細弦。

心脾血虛頭暈:頭暈眼花,勞心太過則加重,心悸神疲,氣短乏力,失眠,納少,面色不華,唇舌色淡,脈象細弱。

中氣不足頭暈:頭暈,喜臥,站立加重,勞力太過可致發病,倦怠懶言,少氣無力,自汗,納減便溏,舌淡脈細。

腎精不足頭暈:頭暈耳鳴,精神萎靡,記憶減退,目花,腰膝痠軟,遺精陽痿,舌瘦淡紅,脈象沉細,尺部細弱。

痰濁中阻頭暈:頭暈頭重,胸膈滿悶,惡心嘔吐,不思飲食,肢體沉重,或有嗜睡,舌苔白膩,脈象濡滑,或弦滑。

【鑒別分析】

風火上擾頭暈: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:"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。"本證多因平素陽盛火旺,肝陽上亢;或常有惱怒鬱懣,氣鬱化火,耗傷肝陰,以致風陽內動,風火上擾所致。《素問玄機原病式.五運主病》:"風火皆屬陽,多為兼化,陽主乎動,兩動相搏,則為之旋轉。"風火擾動於上,則頭目眩暈且作脹痛;怒則肝火益熾,故頭暈頭痛加重;風火擾及心神,則煩躁易怒,少寐多夢;口苦,舌紅苔黃,脈象弦數,皆風火亢盛之徵。治宜清火熄風,平肝潛陽。方以天麻鉤藤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