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穿拐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穿拐痰

穿拐痰(也稱為穿拐痰核、穿拐痰核瘡、穿拐痰核癰)是一種流痰病的一種。它是指流痰發生在踝關節處。該病的臨床表現為初起時,踝部會出現漫腫、隱痛,患者跛行,關節活動受限,並伴有身體發熱、少食、神疲等症狀。如果病情持續,則患處瘡口可能潰爛難以痊癒,流出稀膿和毒水。患者的腳部通常會呈現馬蹄形畸形,並且可能出現死骨脫出。穿拐痰也可以包括踝關節結核。如果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,可參閱流痰相關條目。

病因和病機

穿拐痰的主要病因和病機如下:風寒濕邪入侵、跌僕損傷、過度勞累、飲食不節、房事不節、情志不遂等原因可能導致經絡堵塞和氣血失調,從而引起痰濕凝聚在踝關節處,形成穿拐痰。

臨床表現

穿拐痰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:踝部的漫腫和隱痛、跛行、關節活動受限,伴隨著身體發熱、食慾減少、疲倦等症狀。如果病情持續,瘡口可能會潰爛,難以癒合,並分泌出稀膿和毒水。腳部也可能出現馬蹄形畸形,並有可能有死骨脫出的情況。

治療和預防

穿拐痰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等。可以使用外用藥物如穿拐痰散、穿拐痰膏、穿拐痰丸,或者內服藥物如穿拐痰湯、穿拐痰飲等進行治療。

預防穿拐痰的方法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避免跌倒和受傷。
  3. 適度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注意飲食均衡,避免暴飲暴食。
  5. 控制房事頻率,避免過度性行為。
  6. 保持情緒穩定,避免情緒波動。

危害

穿拐痰可能對患者造成以下幾個方面的危害:

  1. 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。
  2. 導致關節畸形,影響外觀美觀。
  3. 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導致截肢。
  4. 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

【註】:以上內容參考自《瘍科心得集》卷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