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土不制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土不制水又稱土虛水泛,是中醫學中描述脾虛導致水液泛濫的病理現象。脾臟在中醫學中被認為是主要負責運化水液的器官,當脾虛時,脾臟能力下降,無法正常運化水液,導致水液停滯和積聚在體內,進而引起水腫、痰飲等病症。

以下是土不制水的幾個主要病因:

  • 先天不足:脾胃功能先天不足,運化水液能力較弱。
  • 後天失調:不合理的飲食習慣,過度勞累,長期患病等都可能損傷脾臟,導致脾虛水泛。
  • 情志不遂:長期壓抑情緒和情感困擾,可能導致肝氣鬱結,進一步導致脾臟功能受損,水液泛濫。

土不制水的臨床表現如下:

  • 水腫:這是土不制水最常見的症狀,多見於下肢,全身也可能出現水腫。水腫可能輕度,皮膚彈性減退,也可能嚴重,導致浮腫。
  • 痰飲:這是水液在體內停滯形成的病理物質,多見於胸悶、咽喉部位。痰飲的症狀多種多樣,包括咳嗽、胸悶、氣喘和咳痰等。
  • 其他:土不制水還可能引起食慾不振、腹脹、腹瀉和便溏等消化系統的症狀,以及乏力、倦怠、腰膝酸軟等全身症狀。

中醫對土不制水的治療主要是以健脾益氣、化痰利水為主。常用的方藥如下:

  • 參苓白朮散:具有健脾益氣、化痰利水的功效,適用於脾虛水腫、痰飲咳喘等症狀。
  • 五苓散:具有利水消腫、健脾和胃的功效,適用於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症狀。
  • 真武湯:具有溫陽利水、化痰散結的功效,適用於水腫、痰飲和胸腔積水等症狀。

預防土不制水的方法包括:

  • 飲食宜清淡,少食生冷和油膩食物。
  •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保持情緒穩定和舒適,避免情緒激動和長期壓抑。
  • 定期進行體檢,及早發現問題,並及時治療。

土不制水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理現象,臨床表現多樣,治療以健脾益氣、化痰利水為主。平時應注意飲食調理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,以及保持情緒舒暢,以增強脾胃功能,預防土不制水的發生。

以下是《黃帝內經》對土不制水的論述:

  • 「脾主運化,水穀入胃,脾能將其化生為精微,上輸於肺,下輸於腎,以滋養五臟六腑。若脾虛則運化無力,水穀不能化生為精微,反而聚集成水,泛濫於體內,形成水腫、痰飲等病症。」
  • 「脾主升清,肺主降濁,脾肺協調,則水液輸布正常。若脾虛則升清無力,水液不能上輸於肺,反而下流於腎,形成水腫、痰飲等病症。」
  • 「腎主水,脾主土,土能制水。若脾虛則土不制水,水泛濫於體內,形成水腫、痰飲等病症。」

土不制水的病理概念在中醫學中被廣泛應用,對於瞭解並治療相關病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