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土癩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土癩,又稱瘤型麻風病,是一種具有慢性傳染性的疾病,由麻風桿菌感染所引起,主要侵犯皮膚、周圍神經和內臟器官。土癩的症狀多種多樣,主要包括皮膚損害、周圍神經損害和內臟器官受累等。透過早期診斷和治療,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後。

土癩的病因為麻風桿菌感染,麻風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,主要透過飛沫傳播。人羣普遍易感,尤其是兒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感染。

土癩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皮膚損害:土癩最常見的症狀為皮膚斑塊、結節和腫瘤。這些斑塊呈淡紅色或褐色,邊界清楚,表面光滑,無鱗屑。結節呈圓形或橢圓形,質地硬,表面光滑,有時可融合成片。腫瘤則呈圓形或橢圓形,質地軟,表面凹凸不平,可能會潰瘍。

  • 周圍神經損害:周圍神經損害是土癩的另一個重要表現,主要包括麻木、疼痛、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等症狀。麻木是因為周圍神經受損,導致感覺神經功能障礙。疼痛是由於周圍神經受損,引起交感神經功能障礙。肌肉萎縮是由於周圍神經受損,導致運動神經功能障礙。而關節僵硬則是因為周圍神經受損,引起關節周圍肌肉萎縮。

  • 內臟器官損害:土癩嚴重時,還可能影響內臟器官,表現為眼部、心臟、肺部和腎臟的損害。眼部損害主要包括角膜炎和視神經炎。心臟損害主要包括心肌炎和心包炎。肺部損害主要包括肺結核和肺膿腫。腎臟損害主要包括腎小球腎炎和腎功能衰竭。

土癩的診斷主要基於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。臨床表現包括皮膚損害、周圍神經損害和內臟器官損害等。實驗室檢查主要進行麻風桿菌的培養、抗原檢測和DNA檢測等。

土癩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。藥物治療常使用抗麻風桿菌藥物,如利福平、羥胺苄青黴素和氯黴素等。手術治療主要針對皮膚損害和周圍神經損害進行,例如切除腫瘤和修復神經。

土癩的預後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的及時性。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改善預後,而晚期診斷和治療會導致不良的預後。

土癩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,但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,可以有效控制病情,並改善患者的預後。因此,我們應該提高對土癩的認識,一旦發現疑似病例,應該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