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土運臨四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土運臨四季

出處與基本概念
「土運臨四季」為中醫運氣學說之術語,首見於《素問·六微旨大論》。其核心在於闡述天干地支與五運六氣的對應關係,尤其聚焦於「土運」與四季(辰、戌、醜、未)的結合。

天干地支與土運的對應

  1. 天干土運:依《黃帝內經》五運配天干之規律,甲、己屬土運。甲為陽土,象徵土運太過;己為陰土,象徵土運不及。
  2. 地支四季土:地支中,辰(春三月)、戌(秋九月)、醜(冬十二月)、未(夏六月)為土氣寄旺之位,分別對應四季之末月,中醫稱「四季月」,此時天地之氣轉化,土德顯現以調和四時。

歲會與同氣相求
「土運臨四季」特指「歲會」之年,即中運(年干之運)與歲支(地支)五行屬性相同,形成「運氣相合」之局。具體包括:

  • 甲辰、甲戌年:天干甲屬陽土,地支辰、戌亦屬土,中運與歲支同氣,主土氣旺盛。
  • 己醜、己未年:天干己屬陰土,地支醜、未屬土,中運與歲支同氣,主土氣不足但得地支助益。

氣化特點與臨床意義

  1. 氣候與病機
    • 土運太過之年(如甲辰、甲戌),易現濕氣氾濫,臨床可見脘腹脹滿、水腫、痰濕困脾等證。
    • 土運不及之年(如己醜、己未),則土虛木乘,可能見飧泄、痿弱、風木內動之候。
  2. 臟腑調理
    • 歲會之年,土德司天,脾胃系統易受影響,治療需注重健脾化濕或培土抑木,如《內經》云「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」。

與其他運氣術語的關聯

  • 歲會:為「運氣相合」八種情況之一,主平氣之年,氣化較為穩定,然仍需結合司天、在泉分析。
  • 太乙天符:若歲會之年同時符合「天符」條件(如己未年,太陰濕土司天),則為三合之年,氣化專一而偏勝,病變尤甚。

理論淵源與延伸
此說法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思想,將自然節律與人體生理病理相繫。後世醫家如王冰、張景岳等,均於註解中強調「土主中宮,寄旺四維」之理,進一步闡釋土運在氣機升降中的樞紐作用。

(註:本文未涉及臨床診療建議,僅作理論探討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