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吐臭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吐臭水,中醫名詞,又稱「臭水逆」,是指口吐臭水的一種症狀。多因胃氣大傷所致。見《寓意草.面議倪慶雲危症再生治驗》。《證治匯補》卷五:「臭水是腸中逆來。」

吐臭水的臨床表現為口吐臭水,多為清晨起床後發生,伴有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吐臭水的病因多為胃氣大傷,導致胃腸功能紊亂,使胃液反流入食管,從而引起口吐臭水。此外,吐臭水還可見於消化性潰瘍、胃炎、肝硬化、膽囊炎等疾病

吐臭水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。如果是由於胃氣大傷引起的,可以使用中藥健脾益胃、和胃降逆的藥物進行治療。如果是由於消化性潰瘍、胃炎等疾病引起的,則需要根據病因進行治療。

吐臭水的預防方法包括:

  1. 飲食宜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2. 不暴飲暴食,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檢查,早發現早治療。

吐臭水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出現此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