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吐蚘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吐蚘

吐蚘是中醫的名詞,指蛔蟲從口中吐出。《內經》稱蛔蟲為"長蟲",其中《素問.咳論》提到:"咳而嘔,嘔甚則長蟲出"。《靈樞.厥論》篇也稱蛔蟲為"蟲加有",並描述了引起蛔蟲病症狀。《金匱要略》中有提到吐蚘的名稱。《證治準繩》稱其為"嘔蟲"。當腹部有蛔蟲寄生,胃內存在胃寒或胃熱等因素時,蛔蟲通常會被迫從口中吐出。《景嶽全書.嘔吐》中提到:"吐蚘的人往往會因為疾病而吐蚘,而不是因為蛔蟲而導致嘔吐,所以治療時不需要專門針對蛔蟲,只需治療導致吐蚘的原因即可使蛔蟲停止。"

常見證候

  1. 胃寒吐蛔:出現吐蛔的現象,脘腹隱隱作疼,喜熱畏寒,口淡,四肢不溫,大便溏。舌質淡、苔白,脈沉遲。

  2. 胃熱吐蛔:出現吐蛔的現象,喜冷惡熱,煩渴,消榖善飢,小便赤澀。舌紅、苔黃,脈洪數。

  3. 寒熱交錯吐蛔:吐蛔的現象,時煩,進食後會嘔吐,或出現煩悶嘔吐,病情時發時止,手足冰冷,口乾苦。舌苔黃白。

鑒別分析

胃熱吐蛔與胃寒吐蛔:這兩種吐蛔的情況,一種是胃腸內的熱盛,蛔蟲不耐受這種熱而從口中上升排出。其特徵是吐出蛔蟲,同時還有喜冷惡熱,煩渴,小便赤澀,舌紅苔黃,脈搏洪而數等胃腸熱盛的表現。另一種情況是胃寒,蛔蟲無法忍受胃腸內的寒冷,所以從口中上升排出。其特徵是吐出蛔蟲,同時還有喜溫惡寒,不能忍受寒涼食物,腹痛喜按壓,四肢不溫,大便稀溏,舌淡脈遲等胃腸寒盛的表現。

胃熱吐蛔的治療方法是清胃瀉火,火清則蛔蟲會自靜止,可以選擇抽薪飲方劑。胃寒吐蛔的治療方法是溫胃散寒,胃熱中則蛔蟲會自平靜,可以選擇理中湯配合烏梅丸。

寒熱交錯吐蛔: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腹部寄生蛔蟲,又因為外感病邪或多食寒涼食物等原因,導致胃腸出現寒熱交錯的情況,蛔蟲被幹擾後從口中上升排出。其特徵是進食後會嘔吐,時煩,可能伴隨上熱下寒(口乾口苦,或咽喉痛,惡心欲吐,同時伴隨腹瀉和肢體冷等症狀)或上寒下熱(惡寒、惡心嘔吐,舌苔白,同時伴隨腹脹和便祕,小便赤澀等症狀)。治療方法是驅寒清熱,安胃壓制蛔蟲,可以選擇烏梅丸進行治療。

文獻引錄

以下是一些相關文獻的引用:

《金匱要略.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脈證治》中提到:"蛔厥的人通常會吐蛔,如果病人暫時安靜而又時不時地煩躁,這是因為腔室內有寒冷,蛔蟲上升到隔膈部位引起煩躁。短暫地停止後,再次進食並引起嘔吐,同時伴隨煩躁,這是因為蛔蟲聞到食物的氣味而出現,患者會自行吐出蛔蟲"。

《沈氏尊生書.嘔吐噦源流》中提到:"吐蛔通常是由於胃內寒冷所引起的。一般情況下,蛔蟲見到苦味會安靜,見到辣椒則躲藏,嘗到貝酸則無法咬嚼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