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吐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吐舌,病證名。見《保嬰撮要》。又名舌舒、吐弄舌。指小兒舌頭不斷地伸出口外,伸出較長而縮回較慢或久而不收者。常伴有面紅煩渴,小便赤澀等。因心經有熱所致。治宜清心瀉熱,用瀉心導赤湯。參見弄舌風條。
吐舌,吐弄舌,又名舌舒,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病證。多見於1歲以內的小兒,以夏秋季節為多。吐舌的症狀是小兒舌頭不斷地伸出口外,伸出較長而縮回較慢或久而不收者。常伴有面紅煩渴,小便赤澀等。吐舌的病因是心經有熱,心火上炎,灼傷舌根,使舌頭失去控制而伸出口外。吐舌的治療宜清心瀉熱,可用瀉心導赤湯。
瀉心導赤湯出自《保嬰撮要》,由黃連、黃芩、赤芍、大黃、芒硝組成。具有清熱瀉火、通利小便的作用。主治小兒吐舌、心煩口渴、小便赤澀等症。
吐舌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病證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小兒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家長在發現小兒有吐舌的症狀時,應立即帶小兒到醫院就診。
吐舌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-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避免小兒受涼。
- 加強小兒的鍛鍊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帶小兒到醫院進行體檢,及早發現和治療疾病。
吐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科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小兒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家長在發現小兒有吐舌的症狀時,應立即帶小兒到醫院就診。同時,家長也要注意做好小兒的日常護理,避免小兒再次患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