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兔嚙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兔嚙(兔咬):一種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骨髓炎

兔嚙(兔咬)是一種急性化膿性骨髓炎,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,常見於下肢的脛骨。兔嚙的臨床表現包括局部紅腫熱痛,伴隨全身發熱、乏力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若未及時治療,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,例如骨髓壞死、骨折或關節功能障礙。

發病原因

兔嚙的發病原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:

  • 外傷:脛骨位於下肢外側,因此在行走、跑步等活動中容易受到外力撞擊,導致皮膚破損,細菌侵入,引發感染。
  • 免疫力低下: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,抵抗細菌的能力降低,細菌更容易侵入人體,引起感染。
  • 糖尿病: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水平高,血管壁脆弱,容易發生感染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是兔嚙的高危人羣。

臨床表現

兔嚙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下:

  1. 局部紅腫熱痛:兔嚙最常見的症狀是局部紅腫熱痛,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,局部皮膚會出現紅腫、熱痛等症狀。
  2. 全身發熱、乏力、食慾不振:兔嚙患者常常會出現全身發熱、乏力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這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,導致人體的免疫系統被激活,釋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,引起全身性的症狀。
  3. 骨髓壞死、骨折、關節功能障礙:如果兔嚙沒有得到及時治療,細菌感染會逐漸加重,導致骨髓壞死、骨折、關節功能障礙等嚴重後果。

診斷和治療

兔嚙的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結果,包括血常規、血沉、C-反應蛋白、X線檢查、CT檢查、MRI檢查等。

兔嚙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抗菌治療:主要使用抗菌藥物,例如青黴素、頭孢菌素和萬古黴素等。
  2. 局部治療:包括切開引流、清創、換藥等。
  3. 支持治療:包括補液、輸血、營養支持等。

兔嚙的預後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和治療的及時性。因此,一旦出現兔嚙的症狀,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