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推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推法
推法為中醫推拿手法之一,指以手指或手掌施力於人體特定部位或穴位,沿一定方向推動。此法具有疏通經絡、行氣活血、散瘀消滯之效,廣泛應用於內科調理與筋骨傷科治療。
操作要領
- 施力平穩:力道需均勻柔和,由輕漸重,以患者耐受為度。
- 方向明確:依經絡走向或肌理紋路單向推動,如直推、分推等。
- 著力點固定:以拇指指腹、掌根或魚際部為主要接觸面,避免滑動摩擦。
常見分類
-
平推法
- 以掌根或大魚際貼附體表,作緩慢直線推進,力道深透。多用於背部及四肢,可溫通氣血。
-
直推法
- 以拇指橈側或食、中二指指腹沿經絡或肌纖維方向直線推動。常見於小兒推拿,如清天河水。
-
旋推法
- 拇指指腹在穴位上作螺旋形推動,力道輕柔。適用於補益手法,如小兒脾經旋推以健脾。
-
分推法
- 雙手拇指由中央向兩側分開推動,如分推肩胛骨以宣肺止咳。
-
一指禪推法
- 以拇指指端或羅紋面著力,通過腕部擺動帶動拇指作深透推動。強調「沉肩、垂肘、懸腕」,屬高階手法,用於點穴調氣。
作用機理
推法通過外力導引,刺激皮部與經絡,促進氣血運行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及「按之則熱氣至」,推拿可使局部氣血聚散,調整陰陽失衡。現代研究認為,其機械壓力能改善微循環,加速代謝廢物排除。
臨床應用
- 氣滯血瘀:如胸脅脹滿,以分推法疏肝理氣。
- 經絡痹阻:風寒濕痹,用平推法溫散寒邪。
- 臟腑失調:旋推特定穴位以調和脾胃功能。
推法結合其他手法如按、揉,可增強療效,然需辨證施術,依患者體質調整力度與頻率。歷代醫家如《醫宗金鑒》強調「手法所施,使患者不知其苦」,方為得法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