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推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推尋

推尋為中醫切脈指法之一,指醫師於診脈時移動手指位置,左右探尋脈象變化之技巧。此手法旨在細察脈位深淺、強弱及形態,以辨別氣血盛衰、臟腑虛實及病邪性質。

操作要領

  1. 指位移動:三指(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)按於寸、關、尺三部,輕重交替,上下推移,尋求脈動最顯著處。
  2. 舉按結合:先「舉」(輕觸皮膚)以候浮脈,再「按」(重壓至骨)以探沉脈,反覆推尋,辨別脈象之浮沉遲數。
  3. 左右參照:對比兩手脈位,尤重關部與尺部,以察陰陽氣血之平衡。

臨床意義

  • 脈位深淺:推尋可判病邪表裏。浮脈主表證,沉脈主裏證;若脈來浮中帶沉,或沉中隱浮,多屬邪氣內伏或正氣外托之象。
  • 脈道虛實:尋得脈體細弱無力者,多為氣血兩虛;若脈道充盛而滯澀,則提示氣滯血瘀。
  • 特殊脈形:如滑脈(如珠走盤)、弦脈(如按琴弦),需反覆推尋以確認其特徵。

古籍佐證
《瀕湖脈學》提及:「滑脈如珠替替然,往來流利卻還前。」強調推尋時需體會脈象流利度;《診家樞要》亦載:「凡診脈,須先推尋骨肉,以定關尺。」說明推尋為定位關尺之基礎。

與相關手法之異同

  • 單按與總按:推尋常與單按(獨取一部)、總按(三指同壓)並用,單按辨局部病變,總按觀整體氣機。
  • 移指法:推尋側重橫向探察,移指法則用於寸口三部間縱向比較,二者相輔相成。

推尋之精妙在於指下靈敏感知,乃中醫脈診「心中了了,指下難明」之關鍵功夫,需長期臨證揣摩,方能準確把握病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