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穿板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穿板疽,病名。指癰疽生於足心處者。出《外科真詮》卷上。即涌泉。詳見該條。
穿板疽,又名涌泉疽,是一種發生於足底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性疾病。其發病原因多為外傷感染,如穿鞋不合適、足底受凍、足底有胼胝等,均可導致細菌侵入皮膚而引起感染。臨床表現為足底出現紅腫、疼痛,局部皮膚發熱,並可出現膿液滲出。若治療不當,可導致感染擴散,甚至危及生命。
穿板疽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為主。可用中藥外敷,如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等,也可用中藥內服,如黃連解毒湯、犀角地黃湯等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拔罐等治療。
穿板疽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保持足部清潔、乾燥,避免穿不合適的鞋子。
- 避免足底受凍。
- 若有胼胝,應及時處理。
- 若出現足底紅腫、疼痛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。
穿板疽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感染擴散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就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