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推雲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推雲

病證名,指眼部黑睛(角膜)與黃仁(虹膜)之間積聚膿液的病證。此症多因肝膽火熾、三焦實熱,或陰虛火旺,上攻於目,導致黃仁受灼,化腐成膿,膿液滯留於黑睛內側。

別稱
清代醫家顧錫於《銀海指南》中記載:「推雲,又名黃膜上衝。」故亦稱「黃液上衝」或「黃膜上衝」。此名形象描述膿液自下向上漫延之勢,如雲霧推湧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肝膽火熾:情志鬱結或外感熱邪,引動肝火,循經上炎,灼傷目絡。
  2. 三焦實熱:熱邪蘊結三焦,火毒上攻,燔灼黃仁,化生膿液。
  3. 陰虛火旺:素體陰虧或久病傷陰,虛火內生,上擾清竅,發為本病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黑睛內側見黃色膿液積聚,初起如新月,漸次增厚,甚則遮蓋瞳神。
  • 目赤疼痛,畏光流淚,視物模糊,若膿液過多可致眼壓升高,伴頭痛嘔惡。

相關典籍
除《銀海指南》外,明代《證治準繩·七竅門》亦提及此症,歸入「內障」範疇,強調其與「凝脂翳」「瞳神緊小」等證的鑑別。

鑑別診斷

  • 凝脂翳:黑睛表面生翳潰爛,多伴黏稠分泌物,無黃仁內膿液積聚。
  • 瞳神緊小:瞳仁縮小如針孔,眼痛拒按,但無明顯黃色膿液。

附註
「黃液上衝」一詞沿用至今,現代中醫眼科亦將其歸屬「前房積膿」範疇,然病因辨析仍以傳統理論為核心,重視臟腑辨證與局部症狀結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