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穿板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穿板龜

穿板龜,中醫名詞,指涌泉疽而見焮腫有癢感者。出《外科真詮》卷上。

《外科真詮》卷上曰:

  • 穿板龜,涌泉疽而見焮腫有癢感者。
  • 治法:以刀刮去其皮,以艾火灸之。

穿板龜是一種皮膚病,多發於足底涌泉穴處。其特點是皮膚出現紅腫、瘙癢,有時還會出現水泡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病情可能會加重,甚至會導致潰爛。

穿板龜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:

  1. 外用藥物治療。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消炎、止癢、殺菌作用的藥物,比如紫草油、地膚子酊等。
  2. 手術治療。如果穿板龜已經潰爛,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壞死組織,然後進行清創、消毒。

穿板龜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足部清潔、乾燥。
  2. 避免穿不透氣的鞋子。
  3. 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接觸不潔物品。
  4. 如果出現皮膚瘙癢、紅腫等症狀,要及時就醫。

穿板龜雖然不是很嚴重的疾病,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潰爛,甚至會影響行走。因此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,一旦發現異常,要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