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臀骱骨出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臀骱骨出,病名。指髖因外傷而關節出臼者。見《傷科補要》卷二。詳胯骨出條。
《傷科補要》卷二:“臀骱骨出,由跌扑、閃挫、跌打、墜落,或因風寒濕邪,乘虛而入,致使骱骨脫出,疼痛難忍,不能行走。治法:用手按摩,使骨頭復位,再用膏藥貼敷,以固定骨頭,並配合內服中藥,以消腫止痛。若治療不及時,則會導致骱骨變形,影響行走。”
臀骱骨出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,多發於青壯年,男性多於女性。其主要症狀為髖關節疼痛、腫脹、活動受限,嚴重者可出現跛行。臀骱骨出多由外傷引起,如跌倒、扭傷、撞擊等,也可由風寒濕邪侵襲所致。
臀骱骨出在臨床上多採用手法復位,配合中藥內服、外敷等治療。手法復位時,醫生會先用手按摩髖關節,使關節周圍的肌肉放鬆,然後用力將脫位的骱骨復位。復位後,醫生會用膏藥貼敷髖關節,以固定骨頭,並配合內服中藥,以消腫止痛。
臀骱骨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,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;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;避免劇烈運動;保持大腿部位的清潔,避免感染;飲食上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臀骱骨出是一種可治癒的疾病,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則會導致骱骨變形,影響行走。因此,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,以早日康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