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脫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脫絕,病證名。指亡陰引起陽脫,或亡陽伴隨陰竭的陰陽相離絕的垂危重證。如大汗出或大吐大瀉的失水病人,如救治不及,就會導致陽氣虛脫,出現冷汗淋漓,脈微細或芤大,四肢逆冷甚至死亡,即為亡陰引起陽脫的脫絕證。《素問.生氣通天論》:「陰陽離絕,精氣乃絕。」

脫絕是一種極為危重的病證,多由大汗出、大吐大瀉等亡陰傷陽所致。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、四肢厥冷、脈微細或芤大、冷汗淋漓,甚至出現昏迷、抽搐等。如果不及時救治,病人很可能危及生命。

脫絕的治療原則是急救回陽,固陰保津。常用的方法有:

  • 針灸:取穴關元、中脘、足三里、太沖等,針刺補法,留針30分鐘。
  • 中藥:可用附子、乾薑、人參、黃芪等藥物,具有回陽固脫、溫陽散寒的功效。
  • 輸液:可輸入生理鹽水、葡萄糖液等,以補充患者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。

脫絕的預後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救治時機。如果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,大多數可以治癒。但如果病情嚴重,救治不及時,則可能危及生命。

脫絕是一種極為危重的病證,但如果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,大多數可以治癒。因此,如果出現脫絕的症狀,一定要儘快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