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脫陽痧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脫陽痧,中醫病名。痧證而見小腹急痛,陰縮面黑,氣喘冷汗者。《痧症全書》卷中:「脫陽痧,小腹急痛,腎縮面黑,氣喘出冷汗,名為脫陽,有似發痧。用連須蔥白三莖研爛,酒四碗,煮二碗,作三服。又炒鹽熨臍下氣海穴,令氣熱。」
脫陽痧是一種急性腹痛疾病,其主要症狀是小腹急痛、陰縮面黑、氣喘冷汗。發病原因多為外感風寒,或因飲食不節、勞累過度等因素導致脾胃虛弱,寒邪內侵,阻遏氣機,導致氣血不通,經絡阻滯,而出現上述症狀。
脫陽痧的治療以溫陽散寒、行氣止痛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四逆湯、附子理中湯、理中丸等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手段。
脫陽痧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如果出現小腹急痛、陰縮面黑、氣喘冷汗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