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脫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脫癰

脫癰,又名脫疽,是一種足趾壞死的疾病。《靈樞.癰疽》中記載:「發於足指,名脫癰。其狀赤黑,死不治;不赤黑,不死。不衰,急斬之,不則死矣。」這段話說明,脫癰發病於足指,其特徵是皮膚發黑,如果不及時治療,就會導致壞死。如果脫癰沒有出現壞死,就不需要治療。如果脫癰出現壞死,就需要立即截肢,否則就會危及生命。

發病原因

脫癰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,但有研究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:

  • 血管堵塞:血管堵塞會導致足趾缺血,從而導致壞死。
  • 感染:感染會導致足趾發炎,從而導致壞死。
  • 外傷:外傷會導致足趾受損,從而導致壞死。

治療方法

脫癰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
  • 截肢:如果脫癰已經出現壞死,就需要立即截肢。
  • 抗生素治療:如果脫癰是由感染引起的,就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。
  • 血管擴張藥物治療:如果脫癰是由血管堵塞引起的,就需要使用血管擴張藥物治療。
  • 中醫治療:中醫可以通過針灸、拔罐、艾灸等方法治療脫癰。

預後

脫癰的預後取決於脫癰的嚴重程度。如果脫癰沒有出現壞死,預後良好。如果脫癰已經出現壞死,預後較差。

脫癰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就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脫癰的症狀,一定要儘早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