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透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透疹

透疹為中醫治法之一,指透過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,協助疹毒外透,使疹子順利發出的治療方法。此治法主要應用於出疹性疾病,如麻疹、風疹等,當疹毒鬱於肌表,應出而未出,或疹出不暢時,可藉由辛涼透表或辛溫解表之藥物,助其透發,避免邪毒內陷而引發變證。

透疹的理論基礎

中醫認為,疹子的形成與外感邪毒(如風熱、疫毒)有關,邪氣鬱於肺衛,外發於肌表,若正氣充足,則疹毒可順利透出;若正氣不足或邪氣過盛,則可能導致疹出不暢,甚至內陷生變。透疹法的核心在於「因勢利導」,順應疹毒外透之勢,輔以藥物疏通肌表,使邪有出路。

透疹的適用時機

透疹法多用於疹病初期,常見以下情況:

  1. 疹點隱伏不顯:疹毒鬱於內,肌表僅見隱約紅點,或疹色暗而不鮮。
  2. 疹出不暢:疹子稀疏、分布不均,或出疹過程中突然停止。
  3. 伴隨表證:如發熱、咳嗽、鼻塞、流涕等肺衛症狀明顯。

常用透疹藥物

根據疹毒的性質與患者體質,可選用不同類型的透疹藥物:

  • 辛涼透表:適用於風熱或溫熱之邪所致的疹病,如麻疹初期。常用藥物包括薄荷、牛蒡子、蟬蜕、連翹、金銀花等,此類藥物性涼,能清熱解毒,兼輕宣透表。
  • 辛溫解表:若疹病兼風寒表證,或體質偏寒者,可選用荊芥、防風、紫蘇葉等辛溫之品,助陽氣外達以透疹。
  • 升提透發:葛根、升麻等藥物能升舉陽氣,協助疹毒從肌表透出,尤其適用於疹點隱伏或透發無力者。
  • 宣肺透疹:桔梗、杏仁等可宣通肺氣,因肺主皮毛,肺氣宣暢則疹毒易透。

透疹與其他治法的配合

透疹並非孤立使用,臨床上常需結合其他治法:

  • 清熱解毒:若疹色紫暗、高熱煩渴,顯示熱毒熾盛,可加黃芩、梔子、石膏等清泄裡熱。
  • 養陰生津:疹病易耗傷津液,尤其後期可配合沙參、麥冬等滋陰之品,但初期不宜過早使用,以免戀邪。
  • 活血透疹:若疹色暗滯、血行不暢,可稍佐紫草、紅花等活血之藥,以助疹毒外透。

透疹的注意要點

透疹需把握時機,過早或過晚皆可能影響療效。若疹已透發完全,則不宜再過度發散,以免傷正;若疹毒內陷而見高熱神昏,則需轉用清營涼血、開竅醒神等法,非單純透疹所能解決。

透疹法體現中醫「給邪出路」的治療思想,透過藥物協助機體自然抗病趨勢,使疹毒外透而癒。其運用需辨證精準,方能奏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