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屠鵬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屠鵬,字時舉,南宋時期永嘉(今浙江溫州)人,為當時知名醫家。其生平事蹟雖流傳有限,然所著《四時治要》一卷,專論時令疾病之治療,內容涵蓋時疾、瘧痢、吐瀉、傷寒等外感熱病,反映其對四時氣候與疾病關聯之深刻見解。

學術背景與著作特色

南宋時期,溫州地區醫學興盛,受永嘉醫派影響,重視臨證實用與地域性疾病特點。屠鵬之《四時治要》承襲此傳統,以「因時制宜」為核心,強調疾病隨四時氣候變化而異治。書中所述時疾,多指春溫、夏暑、秋燥、冬寒等季節性外感病;瘧痢、吐瀉則涉及濕熱、食滯等內傷夾雜外邪之證,治法當辨六淫屬性與臟腑虛實。

理論與臨床貢獻

  1. 時疾論治
    屠鵬注重「天人相應」,認為時行疾病需結合節氣特點用藥。如春多風溫,宜辛涼透表;夏暑夾濕,當清暑化濕,此與《傷寒論》六經辨證及後世溫病學說「辨衛氣營血」思路相通。
  2. 瘧痢分證
    書中瘧痢之治,可能援引《黃帝內經》「夏傷於暑,秋為痎瘧」之說,區分寒瘧、溫瘧、瘴瘧等,並結合痢疾之赤白分型,用藥或參酌《局方》香連丸類方化裁。
  3. 吐瀉與傷寒
    吐瀉證治,當分寒熱虛實。若夏月霍亂吐瀉,可能沿用藿香正氣散加減;傷寒部分,或融合《傷寒論》經方與南宋盛行之和劑局方,如桂枝湯、五積散等加減應用。

著作流傳與影響

《四時治要》雖已亡佚,然從現存記載推測,其內容體現南宋醫家融合古典理論與時方應用的趨勢,對浙南地區醫學發展有一定影響。同時期醫家如陳言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亦強調時氣致病,二者或互有參照。

屠鵬之學術定位,可視為宋金元醫學過渡期之地方醫家代表,其重視時令與疾病關係的觀點,為後世溫病學派「因時辨治」提供早期實踐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