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薩守堅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薩守堅,元代著名道家人物,西蜀(今四川)人。早年習醫,後因誤用藥物致人傷亡,深感醫道責任重大,遂棄醫轉而專研道家修煉與氣功之術。其後,薩守堅將道家養生思想與中醫理論相結合,提倡以氣功調理人體氣血,達到治病養生之效。

在中醫理論中,氣功屬於「導引」範疇,強調透過呼吸調息、肢體運動與意念引導,疏通經絡、調和陰陽。薩守堅所傳之法,可能融合了道家內丹術與傳統醫學的「精、氣、神」學說,主張以「氣」為媒介,調動人體先天之「真氣」,以改善臟腑功能。此類方法與《黃帝內經》所載「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」的養生觀相呼應,亦符合中醫「治未病」的思想。

此外,薩守堅的經歷反映了古代醫者對用藥謹慎的深刻體悟。中醫用藥講究「四氣五味」「君臣佐使」,誤治易致「藥邪」傷人,故歷代醫家皆強調「辨證論治」。薩守堅轉向氣功療法,或可視為對藥物療法局限的一種補充,展現了中醫學「多元療癒」的傳統特色。

其生平雖以道家修煉為主,但對後世中醫養生學,特別是氣功療法的發展,具有一定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