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車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三車

三車為中醫氣功學重要術語,其涵義可分為兩大體系:

一、河車三階段

三車指「河車」運轉的三個層次,與內丹修煉中精炁運行相關:

  1. 河車初動:初階階段,真炁始生,於任督二脈間初步循環。
  2. 小河車(小周天):炁行通任督二脈,形成小周天循環,調和陰陽。
  3. 大河車(大周天):炁擴至奇經八脈及十二正經,完成全身氣機周流,為高階修煉標誌。

此三階段反映炁從局部到整體的漸進過程,與《黃帝內經》「經脈流行,營周不休」之理相通。

二、通關三車喻

三車亦比喻運火採藥時,意念與炁行力度之差異,尤指突破背部三關(尾閭、夾脊、玉枕)之要訣:

  1. 羊車(尾閭關)

    • 對應人體尾骶部,為炁行起始。
    • 意念需輕柔似羊車緩行,炁運細微綿長,避免強行衝關導致氣滯。
    • 中醫理論中,尾閭關連足少陰腎經,與先天之精相關,需溫養而通。
  2. 鹿車(夾脊關)

    • 位於背部第12胸椎至第1腰椎間,屬督脈要衝。
    • 意念轉為輕快如鹿車奔躍,炁行速而穩,利用肝膽升發之氣助推。
    • 此階段強調「柔中帶剛」,契合《難經》「陽氣上通,陰氣下達」之樞機作用。
  3. 牛車(玉枕關)

    • 位處枕骨大孔附近,為三關最難突破之處。
    • 需用意深厚如牛車負重,集中元神之力,配合腎陽之炁奮猛衝關。
    • 玉枕關通於足太陽膀胱經,與腦髓相連,故道家有「還精補腦」之說,與中醫「腦為髓海」理論相呼應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三車運轉本質為「精化炁、炁化神」的過程,與《周易參同契》「坎離交媾」原理相符。其分段通關之法,暗合經絡學說中「炁行滯則病,通則和」的養生觀,亦體現「因人施治」的辨證思想——修煉者需依體質調整意念強弱,如陽盛者宜緩行羊車,氣虛者當蓄力牛車。

此術語融合道家修煉與中醫經絡理論,為傳統養生文化中「形神合一」的具體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