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三刺

定義

三刺為中醫針刺手法之一,主要分為兩種含義:

  1. 分層刺法:指針刺時分為淺、中、深三層進行,逐步深入,以達到調和氣血、祛邪扶正的效果。
  2. 齊刺法:又稱「三針齊刺」,指在同一穴位或病變部位同時施以三針,以增強刺激效果。

分層刺法詳解

理論依據

三刺法最早見於《靈樞·官針》,其核心思想在於分層次刺激,引導「谷氣」(即經氣)的運行,以達到調整陰陽、疏通經絡的目的。

操作步驟

  1. 淺刺(逐邪氣)

    • 針刺至皮下淺層(如皮膚或淺筋膜),主要作用於衛氣,以驅散表邪,調和營衛。
    • 適用於邪氣初犯、病位較淺的情況。
  2. 中刺(致陰氣)

    • 針刺至肌肉層,作用於營氣,調和氣血,促進局部氣血流通。
    • 適用於邪氣深入肌肉,氣血運行不暢者。
  3. 深刺(下谷氣)

    • 針刺至深層組織(如筋骨或臟腑附近),引導經氣(谷氣)運行,以調整臟腑功能。
    • 適用於久病、邪氣深伏或臟腑功能失調者。

臨床應用

  • 瀉實補虛:通過分層刺激,可根據病情調整補瀉手法,如淺刺瀉邪、深刺補正。
  • 適應症:風寒濕痹、經絡阻滯、氣血瘀滯等病症。

齊刺法(三針齊刺)

操作方式

  • 於病變中心直刺一針,並在其旁斜刺兩針,形成三針並用的格局。
  • 適用於局部疼痛、結節、筋痹等病灶範圍較小的病症。

作用機制

  • 增強局部刺激,促進氣血流通,散結止痛。
  • 結合「傍針刺」(一正一傍)與「揚刺」(多針淺刺)的特點,加強療效。

總結

三刺法為中醫針灸重要技術,無論是分層刺法或齊刺法,均體現了中醫「辨證施治」的原則,透過精準的層次與針數調控,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