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三法,治療學術語。
- 對疾病初、中、末三個階段的處理方法。出《三法五治論》。謂疾病初期感邪方淺,正氣未傷,以攻邪為主,用藥宜峻猛;中期邪正交爭,養正祛邪兼顧,用藥宜緩疾適中;末期邪雖未盡,但正氣已虛,應宜養正為主,使正勝邪卻。
- 指汗、吐、下三種治法。詳各條。
三法,又稱三治。《三法五治論》中說:「三法者,治之法也。治之法有三,一曰攻邪,二曰養正,三曰扶正。攻邪者,治之於未成之時也;養正者,治之於已成之時也;扶正者,治之於將成之時也。」
三法是根據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,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在疾病初期,邪氣未盛,正氣尚存,宜採取攻邪的方法,以祛除邪氣、扶助正氣。在疾病中期,邪正交爭,正氣已傷,宜採取養正祛邪的方法,以扶助正氣、祛除邪氣。在疾病末期,邪氣已盛,正氣已虛,宜採取扶正的方法,以扶助正氣、抗邪保正。
三法是辨證論治的一個重要原則,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。例如,在治療感冒時,如果是初期感冒,症狀較輕,宜採取發汗的方法,以祛除風寒;如果是中期感冒,症狀較重,宜採取解表的方法,以祛除風熱;如果是末期感冒,症狀較重,宜採取清熱解毒的方法,以清除風熱毒邪。
三法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,但在應用時要注意辨證論治,不可一概而論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