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痼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三痼

三痼為中醫婦科病名,屬「帶下三十六疾」之一,又稱「三固」,指女子三種難以治癒的頑固疾病。此概念首見於《千金要方·卷四》,其記載:「何謂三痼?一曰羸瘦不生肌膚,二曰絕產乳,三曰經水閉塞。」以下分述三痼之病機與中醫理論內涵:

  1. 羸瘦不生肌膚
    此症表現為形體消瘦、肌肉萎弱、膚色枯槁,多因脾胃虛損或氣血生化不足所致。中醫認為「脾主肌肉」,若脾失健運,水穀精微無法濡養周身,則見肌肉消削;另與肝腎陰虛、精血虧耗相關,長期耗損可致「形脫」之候,屬虛勞範疇。
  2. 絕產乳
    指婦女不孕或乳汁枯竭,與衝任二脈失調密切相關。衝為血海,任主胞胎,若衝任虛衰、氣血不足,或寒客胞宮、痰瘀阻絡,皆可致不孕;而乳汁由氣血所化,若產後氣血虛弱或情志鬱結、經絡壅滯,則乳汁不下,甚則斷絕。
  3. 經水閉塞
    即經閉不行,分虛實兩端。虛者多因腎氣不足、精血虧虛,致天癸竭而月事不至;實者常因氣滯血瘀、寒凝痰阻,使胞脈不通。如《婦人大全良方》所言:「月水不通,由勞傷血氣,致令體虛受風冷也。」久閉不止,易成癥瘕積聚。

三痼之共性在於病程遷延、病根深痼,多涉及臟腑氣血失和,尤以肝、脾、腎三臟為要。治療需辨明虛實,虛者補益(如十全大補湯、歸脾湯),實者通調(如少腹逐瘀湯、溫經湯),並注重調理衝任,以標本兼顧為法。歷代醫家視此為婦科重症,強調早期調治,以防痼疾難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