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家相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三家相見
「三家相見」為氣功與內丹修煉之重要術語,源自道家養生理論,後融入中醫養生體系。所謂「三家」,即指「身、心、意」三者,分別代表人體不同層次的功能與狀態:
- 身:指形體層面,包含五臟六腑、經絡氣血,為生命活動之基礎。中醫認為「形與神俱」,身形調和方能氣血暢通,故修煉首重調身。
- 心:泛指情志與心神,與中醫「心主神明」之說相應。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恬惔虛無,真氣從之」,強調心神安定對氣機運行之影響。
- 意:指意念、意識,為調控身心之樞紐。內丹修煉強調「意守丹田」,透過專注引導氣血歸元。
修煉內涵
「三家相見」意指通過特定功法(如導引、吐納、靜坐),使原本散亂的身、心、意逐漸協調,最終達到「合一」之境。此過程可分三階段:
- 調身:以形導氣,透過肢體動作(如八段錦、五禽戲)鬆筋活絡,使氣血運行無礙。
- 調心:澄神息慮,減少七情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干擾,使心神歸於平靜。
- 調意:凝神聚氣,將意念專注於特定竅穴(如丹田、泥丸),促成「精氣神」凝聚。
中醫理論基礎
此概念與中醫「形神一體」「精氣神互化」理論密切相關:
- 精氣神關係:精為形體之本,氣為生命動力,神為主宰,三者相輔相成。「三家相見」實為煉精化氣、煉氣化神之實踐。
- 經絡學說:身心意調和時,經絡氣血自然通暢,可改善「氣滯血瘀」等病理狀態。
- 陰陽平衡:身心意合一,即陰陽相濟,《素問》所謂「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」。
應用層面
傳統上,「三家相見」不僅是養生手段,亦為內丹術「小周天」修煉之基礎,強調「返本還元」,回歸先天純和之態。中醫氣功學則視其為「治未病」之法,透過自我調節預防疾病,契合「上工守神」之理念。
此術語體現中醫「整體觀」特色,將形體、精神、意識視為不可分割之整體,並透過主動修煉達到身心合一之境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