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焦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三焦癰,病名。系發於丹田穴部位之癰而命名。《聖濟總錄》卷一百二十八:「丹田隱隱而痛者,三焦疽也。上肉微起者,三焦癰也。」病由濕熱因遇寒凝滯結而成,除局部之外症外,身多寒熱往來,二便秘澀等。治法參見小腸癰條。
三焦癰,又名三焦疽、丹田癰。是指發生於丹田穴部位的癰病。丹田穴位於下腹部,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穴位,與人體的三焦經有密切關係。三焦經是人體最大的經脈,主管人體的氣化功能。三焦癰多由濕熱之邪侵襲人體,或因飲食不節,或因外感風寒,內生濕熱,濕熱蘊結於三焦經,阻礙氣機運行,導致三焦經氣血不通,出現丹田部位疼痛、腫脹、發熱等症狀。
三焦癰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三焦癰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化濕消腫為主。常用方劑有三焦癰湯、黃連解毒湯、五味消毒飲等。
三焦癰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飲食要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、勤換衣。
-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- 在感冒、發燒等疾病時,要及時治療,避免病情加重。
如果出現丹田部位疼痛、腫脹、發熱等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