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三痟

三痟,病名。痟同消。即三消。詳三消條。

《醫學入門》卷三:“三痟,消也。三消者,消渴、消瘅、消瘧也。”

《醫學正傳》卷三:“三痟,消也。消渴、消瘅、消瘧也。消渴,消瘅,消瘧,皆因火盛,水虧,不能相濟,故致消渴、消瘅、消瘧之病也。”

《醫宗金鑒》卷三十七:“三痟,消也。消渴、消瘅、消瘧也。消渴,因火盛,水虧,不能相濟,故致消渴之病也。消瘅,因火盛,水虧,不能相濟,故致消瘅之病也。消瘧,因火盛,水虧,不能相濟,故致消瘧之病也。”

三痟是指消渴、消瘅、消瘧三種病症。消渴是指口渴多飲、小便頻數、消瘦乏力等症狀;消瘅是指胸中煩熱、口乾舌燥、心煩失眠等症狀;消瘧是指發熱惡寒、頭痛身痛、關節酸痛等症狀。三痟的病因都是由於體內陰液不足,導致火熱內生,從而出現上述症狀。

三痟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滋陰降火,常用藥物有生地、麥冬、天冬、沙參、玉竹、百合等。此外,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配合使用其他藥物,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三痟的預防方法主要是注意飲食調養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此外,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,勞逸結合,以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