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三虛是中醫學名詞,指五臟虛、天氣虛及感受虛邪更傷正氣。《素問.本病論》:「人之五臟,一臟不足,又會天虛,感邪之至也,……因而三虛。」
三虛又分為三類:
- 脈虛:脈象濡弱,按之無力。
- 病虛:發病緩慢,五臟自病,病由內而出。
- 症虛:病變局部柔軟凹陷,痛而喜按或不痛而癢。
三虛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先天不足:由於先天稟賦不足,導致五臟功能虛弱。
- 後天失養:由於後天飲食不節、勞逸失度、情志不遂等,導致五臟功能虛弱。
- 感受虛邪:由於感受風寒、暑濕、燥火等虛邪,導致五臟功能虛弱。
三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倦怠乏力:由於五臟功能虛弱,導致全身倦怠乏力。
- 食欲不振:由於五臟功能虛弱,導致食欲不振。
- 消瘦:由於五臟功能虛弱,導致消瘦。
- 面色蒼白:由於五臟功能虛弱,導致面色蒼白。
- 心悸:由於心功能虛弱,導致心悸。
- 氣短:由於肺功能虛弱,導致氣短。
- 咳嗽:由於肺功能虛弱,導致咳嗽。
- 腰膝酸軟:由於腎功能虛弱,導致腰膝酸軟。
- 遺精:由於腎功能虛弱,導致遺精。
- 尿頻:由於腎功能虛弱,導致尿頻。
三虛的治療主要以補益為主,根據不同病因,可選用不同的補益方法。
三虛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平時注意飲食調養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的食物。
-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-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三虛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大家一定要重視三虛的預防和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