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散劑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散劑是中醫的一種藥物劑型,是將藥物研成粉末後製成的。散劑可以內服也可以外用,內服時可以將粗末加水煮服,也可以將細末用白湯、茶、米湯或酒調服。外用時可以將散劑研成極細末,撒於患處,也可以用酒、醋、蜜等調敷於患處。
散劑的優點是製備簡單,攜帶方便,而且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調整藥物的用量和服用方法。散劑的缺點是藥物容易吸潮,不易保存。
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散劑:
- 白虎湯:由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組成,具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的作用,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、口乾舌燥等症。
- 黃連解毒湯:由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大黃、生薑、大棗組成,具有清熱解毒、瀉火通便的作用,常用於治療熱毒內盛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等症。
- 四物湯:由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組成,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作用,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痛經、閉經等症。
散劑是中醫臨床常用的一種藥物劑型,具有製備簡單、攜帶方便、用量可調等優點。在使用散劑時,要注意保存方法,避免藥物吸潮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