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色厥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色厥
病證名,指因縱慾過度或房事不節,導致精氣驟然外泄,陰陽失調而引發的厥證。此證多因腎精虧耗過甚,氣隨精脫,陰陽之氣不相順接,故見突然昏仆、四肢逆冷等厥逆之象。
病因病機
- 精脫氣耗:房勞過度,腎精驟泄,精不化氣,致氣隨精脫,上焦失養,神明無主。
- 陰陽離決:腎為先天之本,內寓真陰真陽。若縱慾無度,真陰虧竭,陽無所附,陰陽之氣不相維繫,故發為厥逆。
- 心腎不交:腎精虧虛,不能上濟心火,心陽獨亢,甚則神明受擾,發為昏厥。
臨床表現
- 突發昏仆,不省人事
- 面色蒼白或潮紅,四肢厥冷
- 呼吸微弱,汗出如油
- 或伴見陰器收縮、少腹拘急
治法
- 益氣固脫:急以獨參湯(人參大補元氣,固脫復脈)救其氣脫。若陰精大虧,可酌加熟地、山茱萸等滋腎填精。
- 回陽救逆:若陽氣衰微,肢冷脈微,可選參附湯(人參、附子)溫補元陽。
- 調和陰陽:後期宜用左歸飲(熟地、山藥、枸杞等)滋補腎陰,或右歸丸(附子、肉桂、杜仲等)溫補腎陽,以固根本。
相關文獻
- 《類證治裁·厥症》指出:「色厥乃縱慾竭情,精脫於下,氣脫於上。」強調精氣暴脫為病機關鍵。
- 《景岳全書》提及:「色厥之證,多因精去而氣亦去,故卒然仆絕。」進一步闡明精氣相失之理。
鑑別診斷
- 氣厥:多因情志刺激,氣機逆亂所致,無房勞過度之因。
- 血厥:常見於失血或瘀血內阻,與精泄無直接關聯。
色厥屬急危之證,臨床須辨明陰陽虛實,急則治標,緩則治本,以調補腎之精氣為要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