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沙蜮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沙蜮,病名。俗名麻腳瘟。感受沙虱溪毒所致的病癥。《醫略十三.沙蜮第十二》:「其病與傷寒、溫疫、霍亂、瘴氣相類,但手足逆冷者是。甚至手足麻木不仁,冷過肘膝。」「沙毒流行,兩足先麻木,當時流俗名麻腳瘟。繼之腹痛吐瀉,肢冷脈伏,劇則大汗身冷,脈脫目陷,四肢瘛瘲,須臾不救。」治用含沙散。參見霍亂、溫疫條。

沙蜮,又名沙虱,是一種寄生於人體的節肢動物,其叮咬會引起皮膚發炎、疼痛,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。沙蜮的毒液中含有一種叫做沙蜮毒素的物質,這種物質會引起人體的免疫系統反應,從而導致發燒、頭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狀。沙蜮毒素還會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,從而導致手腳麻木、四肢瘛瘲等症狀。

沙蜮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,一是直接接觸,二是通過蚊子等媒介。沙蜮多在夏秋季節活動,在潮濕、陰暗的地方最為常見。如果不小心被沙蜮叮咬,應該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,並塗抹一些消毒藥水。如果出現發燒、頭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狀,應該立即就醫。

沙蜮是一種危險的寄生蟲,如果不小心被叮咬,一定要引起重視。如果出現了嚴重的症狀,應該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