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盤落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三盤落地
三盤落地為中醫養生導引術之一,源自傳統武學典籍《易筋經》,屬「外壯筋骨、內調氣血」之功法。其名「三盤」意指人體上、中、下三焦氣機之統合,而「落地」則強調動作沉穩,引氣下行以固根本。此功法結合形體動作與呼吸意念,旨在強化經絡氣血運行,調和臟腑功能。
功法要領
-
身形姿勢
- 雙腿分開跪立(或馬步站樁),足趾抓地,使力貫下肢,以穩固下盤。
- 兩手按地,五指張開如爪,掌心涵空,模擬「抓地」之勢,後反掌上托,如舉千斤重物,同時配合收腹提肛,以助氣血上提。
- 頭頸正直,目視前下方,牙關輕咬,舌抵上齶(搭鵲橋),以接通任督二脈。
-
呼吸與意念
- 動作下沉時,以鼻緩緩呼氣,引導氣沉丹田;反掌上托時,以鼻吸氣,意念將地氣由掌心勞宮穴攝入,沿手臂三陰經上行至胸腹。
- 通過「睛瞪口裂」之態,調動肝經開竅於目之效,疏泄肝氣,兼刺激陽明胃經(齦交穴),以助消化機能。
中醫理論基礎
- 調理三焦:跪姿與托舉動作可疏通三焦氣機,上托時升清陽之氣,下按時降濁陰之氣,符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升降出入」之氣化原則。
- 強健筋骨:五指抓地刺激足太陰脾經(公孫穴)及足少陰腎經(湧泉穴),補益脾腎,強化腰腿力量;反掌上托則鍛鍊手三陰三陽經,改善肩臂氣血瘀滯。
- 導引氣血:透過形體開合與呼吸配合,促進「氣為血之帥」的運行機制,尤適於氣虛下陷或久坐氣滯者。
此功法雖屬外功,然其內涵契合中醫「形神合一」之養生觀,長期習練可達「外動內靜,形與神俱」之效,為傳統導引術中兼具武術與醫理之代表性功法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