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日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三日瘧[1],病名。瘧疾[2]三日一發者,亦稱三陰瘧。《素問[3].瘧論》篇論瘧疾「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」,謂「其間日者,邪氣衛氣客於六府,而時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數日乃作也。」三日瘧,即《內經[4]》所雲「休數日作者」。

三日瘧初起發於夏秋者,宜用大棗去橘皮[5],加生術、檳榔[6]常山,逐去痰癖為先,稍加穿山甲以透經絡。暑結營分,又當以香薷鱉甲茯苓半夏甘草當歸生薑大棗祛暑為要,而前藥無益。若元氣大虛,只用補正,宜六君子湯草果烏梅,名四獸飲,兼本經引使藥。若元氣下陷,日發漸晚者,宜補中益氣湯,大劑參術薑棗為治,而不宜用常山、檳榔、山甲、草果等藥耗傷正氣

參見三陰瘧、瘧疾條。

【原文】

三日瘧者,三陰瘧也。三日者,休數日作者也。其間日者,邪氣與衛氣客於六府,而時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數日乃作也。

三日瘧,初起發於夏秋者,宜用二陳湯去橘皮,加生術、檳榔、常山,逐去痰癖為先,稍加穿山甲以透經絡。暑結營分,又當以香薷、鱉甲、茯苓、半夏、甘草、當歸、生薑、大棗祛暑為要,而前藥無益。若元氣大虛,只用補正,宜六君子湯加草果、烏梅,名四獸飲,兼本經引使藥。若元氣下陷,日發漸晚者,宜補中益氣湯,大劑參術薑棗為治,而不宜用常山、檳榔、山甲、草果等藥耗傷正氣。

【注釋】

三日瘧者,三陰瘧也。三日者,休數日作者也。其間日者,邪氣與衛氣客於六府,而時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數日乃作也。

三日瘧,初起發於夏秋者,宜用二陳湯去橘皮,加生術、檳榔、常山,逐去痰癖為先,稍加穿山甲以透經絡。暑結營分,又當以香薷、鱉甲、茯苓、半夏、甘草、當歸、生薑、大棗祛暑為要,而前藥無益。若元氣大虛,只用補正,宜六君子湯加草果、烏梅,名四獸飲,兼本經引使藥。若元氣下陷,日發漸晚者,宜補中益氣湯,大劑參術薑棗為治,而不宜用常山、檳榔、山甲、草果等藥耗傷正氣。

【譯文】

三日瘧是三陰瘧的一種。三日瘧發作間隔三天,所以叫做三日瘧。三天之間,邪氣和衛氣停留在六府,不能相合,所以發作間隔三天。

三日瘧初起發作於夏秋季節,宜用二陳湯去掉橘皮,加生術、檳榔、常山,逐去痰飲積滯為先,稍加穿山甲以透經絡。暑熱結聚在營分,又當用香薷、鱉甲、茯苓、半夏、甘草、當歸、生薑、大棗祛暑為要,而前面的藥物無效。若元氣大虛,只用補正,宜用六君子湯加草果、烏梅,名四獸飲,兼用本經引使藥。若元氣下陷,日發漸晚者,宜用補中益氣湯,

參考資訊


  1. 三日瘧_三日瘧的病因病機、西醫、中醫辨證治療、方藥治療_醫學百科

  2. 疟疾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3. 素問(中醫古籍)_百度百科

  4. 黃帝內經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  5. 橘皮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  6. 檳榔(棕櫚科檳榔屬植物)_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