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三商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三商穴詳解

三商為經外奇穴之合稱,首載於《針灸集成》,別名「排刺三針」,由老商、中商、少商三穴組成,定位於拇指特定區域,臨床多用於外感熱病及咽喉急症。

一、穴位定位與解剖

  1. 老商

    • 位置:拇指尺側(近食指側),距指甲根旁開0.1寸處。
    • 解剖層次:皮膚→皮下組織→指甲根膜,布有橈神經淺支及指掌側固有神經分支。
  2. 中商

    • 位置:拇指背側正中線,距指甲根0.1寸處。
    • 解剖特點:此處為拇長伸肌腱與指背神經分佈區域,刺之可調節手太陰經氣。
  3. 少商

    • 位置:拇指橈側(近外側緣),距指甲根角0.1寸處。
    • 歸經:屬手太陰肺經井穴,與老商、中商形成三角刺激區。

二、中醫理論與功能

三商穴均位於拇指,而拇指於中醫臟象理論中對應肺臟(肺主皮毛,開竅於鼻)。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強調「井主心下滿」,三商穴作為井穴或類井穴結構,具瀉熱開竅、清肺利咽之效:

  • 氣血調節:點刺出血可引邪外泄,適用於「熱邪壅肺」或「風熱上攻」之證。
  • 經絡連屬:手太陰肺經循咽喉,故三商同刺能協同疏通經氣,緩解喉痹腫痛。

三、臨床應用

  1. 外感熱病
    • 主治:高熱不退、流行性感冒屬風熱證者,配合大椎、曲池加強退熱。
  2. 咽喉急症
    • 急性扁桃體炎、喉嚨腫痛,可與商陽(手陽明經井穴)同刺,瀉肺胃之熱。
  3. 痄腮(腮腺炎)
    • 三商放血結合角孫穴燈火灸,可解毒散結。

四、操作技法

傳統以三棱針點刺出血為要,刺前揉按拇指使局部充血,每穴擠出3-5滴血為度。古籍《針灸集成》載其「排刺三針,熱隨血解」,體現「血實宜決之」的治療原則。

五、配伍與延伸

  • 配伍穴位:合谷(鎮痛)、尺澤(清肺熱)。
  • 延伸理論:三商與「十宣穴」同屬急症放血要穴,但三商更專注於肺系熱證,此為其特色。

三商穴組雖為經外奇穴,然其理論根基深植於經絡學說與刺絡療法,體現中醫「以簡馭繁」的辨證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