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莎衣道人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莎衣道人

生平簡介
莎衣道人,南宋淮陽軍朐山(今江蘇連雲港一帶)人,本姓何。早年因避戰亂南渡,曾應試進士未第,後出家為道士。其衣著獨特,初著白衣,後因衣衫破舊,遂以莎草(香附等草本植物)縫補,故得「莎衣道人」之稱。

醫術與傳說
莎衣道人以醫術聞名,尤擅治療瘵疾(肺癆、虛勞等慢性消耗性疾病)。據載,有患者求醫,道人取莎草予之,患者服後十日即愈,世人皆驚嘆其效,尊為神醫。此傳說反映其對草藥的深刻理解與臨床應用之妙。

中醫藥理探析
莎草,即香附(Cyperus rotundus),為中醫常用藥材,性味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,歸肝、三焦經,具疏肝解鬱、理氣寬中、調經止痛之效。其治療瘵疾的機理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:

  1. 理氣解鬱:瘵疾多伴氣機不暢,香附能疏肝理氣,改善氣滯血瘀,緩解胸悶、咳嗽等症狀。
  2. 抗癆輔助:香附含揮發油、黃酮類成分,具一定抗菌消炎作用,或可輔助抑制癆蟲(結核桿菌)。
  3. 扶正固本:瘵疾患者多體虛,香附通過調暢氣機,助脾胃運化,間接增強正氣。

歷史記載與影響
莎衣道人之事蹟見於南宋文獻,其以簡廉草藥治癒頑疾,體現中醫「簡、便、驗、廉」的特色。慶元六年(1200年)卒,然其醫術傳說流傳後世,成為民間醫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。

補充說明
莎衣道人的治療方法雖具傳奇色彩,但從中醫理論看,其選藥符合「辨證論治」原則,尤其針對氣鬱型瘵疾,香附的運用展現了道士醫家對草木藥性的靈活掌握。此案例亦反映南宋時期道教與醫學的密切關聯,以及民間對自然療法的推崇。